抗戰英烈馬威龍(1906-1938) ,壯族,廣西龍州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27軍46師136旅旅長。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馬威龍烈士只留下這一張模糊的照片馬威龍烈士簡介馬威龍烈士是廣西龍州人。黃埔軍校第4期步科畢業。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等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任中央教導總隊第3團團長,率部參加淞滬
來源:國學大師
2020-07-03 16:29:32
抗日英烈夏國璋(1896-1937)字超然,號元龍。廣西容縣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軍172師副師長。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夏國璋烈士簡介夏國璋烈士是廣西容縣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9期步科畢業。先后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軍司令部參謀、總司令部參謀等職。1932年,考入陸軍大學第10期。畢業后,歷任總司令部科長
來源:國學大師
2020-07-02 10:48:50
抗日英烈秦霖烈士(1900-1937)原名同觀,字松濤。廣西桂林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軍171師511旅旅長。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秦霖烈士簡介秦霖烈士是廣西桂林人。1919年考入廣西陸軍講武堂步科。畢業后,歷任參謀、連長、營長等職。1936年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6分校高級班學習。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任第7軍171師
來源:國學大師
2020-06-20 14:13:51
抗日英烈高致嵩(1899-1937),別號子晉。廣西嶺溪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264旅旅長。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高致嵩烈士簡介高致嵩烈士是廣西嶺溪人。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3期。參加過北伐戰爭,歷任排長、連長、營長、中校參謀等職。1932年,隨第88師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在廟行陣地戰斗中,高致
來源:國學大師
2020-06-19 16:21:21
抗日英烈周子昆(1901年-1941年),原名周維寬,字仲和。廣西省桂林市人。新四軍副參謀長兼新四軍教導總隊總隊長。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周子昆烈士簡介周子昆烈士是廣西省桂林市人。周子昆是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參加過五四運動,192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北伐戰爭中的汀泗橋、賀勝橋戰役
來源:國學大師
2020-06-17 15:24:26
抗日英烈龐漢楨(1901-1937),壯族,廣西靖西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軍170師510旅旅長 。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龐漢楨烈士簡介龐漢楨(1901-1937)烈士是廣西靖西人。1919年考入廣西陸軍講武堂。畢業后任連長、營長、團長等職。1931年進入黃埔軍校南寧分校高級班學習。1937年9月,任第7軍170師510旅旅長,率
來源:國學大師
2020-06-12 10:42:06
周子昆一九三八年一月四日上午,周子昆(左一)在武漢八路軍辦事處門口與葉挺等合影抗日戰爭前期的周子昆全面抗戰爆發之初,1937年11月,葉挺、項英先后赴延安,請示新四軍編組事宜。在抗大任職的周子昆特地前往看望久別的葉挺和項英,葉挺、項英對周子昆治軍打仗的才華很了解,萌生了攬才之意。此時,中共中央正考慮派送一批骨干給新四軍,且擬任周子昆
來源:桂林生活網
2020-05-05 14:39:55
鐘毅,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4軍173師中將師長,抗戰期間,他奉命轉戰豫鄂皖三省。1939年冬,在隨棗戰役中,鐘毅率部擊敗日軍滕田師團,因戰功卓著多次榮獲嘉獎。2014年8月29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鐘毅入選由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抗戰烈士鐘毅將軍鐘毅將軍準備出征鐘毅,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4軍173師中將師長,抗戰
來源:桂林生活網
2020-05-05 14:34:01
秦霖將軍生前照中國軍隊的重機槍陣地一九三七年中國軍隊奔赴前線作戰淞滬會戰中的戰斗場景一九三八年廣西各界吊唁秦霖挽幛秦霖將軍紀念墓桂林是名副其實的抗戰城市,不僅是抗戰文化城,也是血與火交融的抗日戰場,更有諸多抗日將士血灑全國大多數戰場。桂林人民對抗戰的貢獻是巨大的。2014年8月29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民政部發出公告,公布
來源:桂林生活網
2020-05-05 11:00:18
闞維雍(1900—1944),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一軍第一三一師少將師長,追晉陸軍中將。原名慶福,號伯涵,祖籍安徽合肥,1900年生于廣西柳州一個官宦家庭。中學畢業后,考入廣西醫科學校,后因軍閥混戰,輟學回家。1919年,考入廣西陸軍講武堂工兵科,以第二名畢業,但因粵桂軍閥之戰,暫避家中。1924年起,在廣西李宗仁部隊歷任機要參謀、黃埔軍校南寧分
來源:中國抗戰勝利網
2020-04-08 15:40:42
有知識有文化,26歲的美好年紀,原本家境富裕,有一份安穩生活。因為接觸了共產黨,接受了她為國為民的奮斗理想,從此矢志不移跟黨走,用一腔熱血抒寫了長征途中的壯麗人生。鳳凰嶺、美女梳頭嶺、懷中抱子嶺,每座山都有一個動聽的名字。如今,青山依舊,郁郁蔥蔥,美麗的山嶺會記得,一位叫易蕩平的年輕知識分子已經在此長眠85年了。7月3日,
來源:光明日報
2020-01-14 14:39:46
韋一平,1906年生,廣西天河(今屬羅城)人,壯族。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入國民革命軍,后調到葉挺獨立團,參加了北伐戰爭。1927年12月參加廣州起義和海陸豐起義,曾在海陸豐根據地擔任區委書記。1929年被派回廣西從事秘密革命工作,同年12月參加百色起義。1931年隨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轉戰到湘贛蘇區。曾任中共永新縣委軍事部部長、湘贛軍區動員
來源:駐馬店網
2019-05-22 10:24:14
核心提示:周元,字凱之,1894年12月5日出生于廣西明江縣(今寧明)洞廊村一個壯族農民家庭。他天資聰穎,從兵書韜略、古典詩文到琴書彈唱,樣樣都學并學有所成,被稱為儒將。周元將軍被授予中將軍銜時的軍裝照1935年,周元將軍與妻兒的合照寧明周元將軍紀念碑桂林溢達紡織公司(原棉紡廠)內的周元抗日陣亡紀念塔 記者席華攝周元(
來源:桂林生活網
2019-04-18 14:03:11
夏國璋(1894-1937),字超然。梧州容縣(今玉林)松山鄉沙田村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軍172師副師長,追贈中將。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人物生平夏國璋,1896年生于容縣松山鄉沙田村,夏威胞弟。中將副師長,烈士。夏國璋青年時在四年制的容縣中學讀了兩年,即考上湖北法政大學。畢業后,往上海研習英語,以期留學英美,尋求救國之道。其
來源:半月文章網
2019-04-09 14:16:35
秦霖(1899—1937),字松濤,原名同觀,廣西桂林丁字村人。廣西陸軍講武堂步兵科畢業,任171師511旅少將旅長。人物生平自幼勤奮好學,尊敬師長,先后在廣西省立模范兩級小學和桂林舊制中學讀書。他聰明勤勉,成績優秀。青年時代,秦霖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下,痛恨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壓迫和剝削,同情國民的悲慘遭遇和處境,他立志1919年
來源:半月文章網
2019-04-08 09:41:15
馬威龍(1906—1938)生于1908年11月8日,廣西容縣人,字云飛。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高級班軍事科畢業。國民革命軍陸軍第27軍46師136旅旅長。人物生平1926年5月任軍校第四期步科第2團(團長張與仁)第2營(營長徐寶鼎)第6連(連長關麟征)少尉排長。10月升任入伍生第2團(團長李亞芬)第1營(營長羅子實)中尉排長。1927年2月入高級班軍事科受訓。192
來源:半月文章網
2019-04-08 09:37:31
龐漢楨(1899—1937),1901年出生于廣西靖縣,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軍170師510旅旅長。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南寧分校畢業,參加過反袁戰爭和北伐戰爭。1937年在上海戰役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追認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個人生平生于1899年(清光緒
來源:半月文章網
2019-04-03 14:23:44
在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里樂村短洞屯,有一個不起眼的農家小院,院里有四間泥瓦房,加起來不過100多平方米,小院經常有黨員干部和群眾前來參觀。這是革命烈士韋一平的故居。韋一平是新四軍高級指揮員,1906年生,廣西天河(今屬羅城)人,壯族。早年積極投身工農運動,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入國民革命軍,后調到葉挺獨立團,參
來源:人民網
2019-04-01 10:43:35
抗日英烈周元(1894-1938),字凱之。男,壯族,廣西明江縣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48軍173師副師長。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周元烈士簡介周元烈士是廣西明江人。早年從軍,曾參加北伐戰爭,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等職。1934年,任副師長,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4分校高教班第5期學習。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任
來源:精英家教網
2019-03-30 09:42:45
秦霖,原名同觀,字松濤,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第一七一師第五一一旅少將旅長,著名抗日愛國將領。 1900年8月出生于廣西桂林市丁家村。秦霖的祖父為清末副榜,云南候補知縣,父親為邑庠生。因此,秦霖自幼便接受嚴格教育。1919年,秦霖矢志疆場,毅然投筆從戎,考入廣西陸軍講武學堂步兵科,并改用今明,更號沛然。軍校畢業后,在廣西軍隊擔任教官,開始
來源:360圖書館,作者 金色年華
2019-03-19 10:23:13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戰爭紀念網.com 主辦單位: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劉慶為
電話: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換成@)
湘公網安備43010402000821號 ICP備案號:湘ICP備18022032號 長沙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