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習近平主席指出: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近代以來爭取獨立自由史冊上可歌可泣的一頁,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中飽經滄桑的一章。2021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6周年。76年前,日寇鐵蹄踐踏神州大地,中華民族正處于最危急的時候,是無數英烈用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忠誠和山崩于前舍命擎的血性,挺起了中華民族的
來源:易超平
2022-07-19 10:48:13
2012年3月3日,來自安順、清鎮、貴陽、畢節等省內各地方的志愿者們,在貴陽集中,一起到黔西縣白泥鄉新街村,去探訪新發現的老兵曾慶龍。△曾慶龍一曾慶龍老兵雖已去世多年,但第一次去看老兵的情景,依然深深烙印在我腦海。2012年初春,冬天寒冷尚未退去,每個人身上,都穿得厚厚的羽絨服,依然寒風刺骨。他的第一句話,讓我們感到吃
來源:老兵回家Story 作者:蔣小華
2022-06-11 15:45:37
作者簡介胡葆琳,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上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香港大中華會主席。第一次聽到黃埔軍校我第一次聽到黃埔軍校是在1975年3月的一天。當時,有293名特殊身份的老人住在北京前門飯店。幾日來,除少數家屬前來認親外,還有一位訪客,他的出現引起了新華社記者的關注。杜老是來探望黃維和胡靖安的。陪同干部向記者介紹。
來源:上海黃埔軍校同學會網
2022-05-24 15:13:16
1937年8月13日,淞滬抗戰爆發。隨后,日軍以陸海空三面向上海地區展開瘋狂的攻勢,一場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由此拉開序幕,徹底打響了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戰爭。八一三淞滬抗戰開戰前,我父親剛從軍校畢業,時年21歲,奉派任62師步兵少尉排長。戰爭一開始,62師就負責布防杭州灣北岸,并擔任守備,隸屬第8集團軍第28軍,總司令
來源:上海黃埔軍校同學會網
2022-05-24 14:42:57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胡世宗一那是1965年,我還在長白山腳下一個步兵連隊里當班長。因為寫了好多部隊生活的短詩,我被選為代表,去北京參加全國青年業余文學創作積極分子大會。11月23日,我在一個座談會上見到了賀敬之。那天,我記得他特別稱贊了部隊近期創作的一些反映基層官兵生活的話劇,并未談詩。那時我只知道賀敬之是人們喜愛的詩人,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2022-05-23 15:28:49
1943 年, 祖父田漢在桂林《文學創刊》上發表了《孩子的行路難》一文,講他的長子—— 我的父親田海男(又名田申)在中國遠征軍中服役,赴印緬戰場與日軍作戰的事。一父親田海男(田申) 1923 年1 月25 日在上海出生,因祖母懷胎于日本,由海上返回中國,故取名海男。一年后,祖母因病離世,是曾祖母把他帶大。長大后的父親經常參與祖父組
來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
2022-05-17 17:43:29
我今年已經吃上88歲的飯,到了名副其實的米壽。……每年12月13日,我都會在自家陽臺上佇足靜聽,伴隨著那凄厲、刺耳的警報聲在古都上空盤旋回蕩,思緒也往往被帶回到當年只有12歲的我所親身經歷的一切……這是我奶奶吳大年——一位南京老人在2012年12月13日開始使用博客時的自述。為免遭侵略者蹂躪,當年剛從南京鼓樓小學畢業的奶奶,隨外祖父母、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22-04-11 15:16:31
1985年,我在民革籌辦成立上海黃埔軍校同學會時,記得尚有兩位黃埔一期的老人,其中一位為民革黨員王萬齡(另一位蔡錕明是聯系人士)。王萬齡老人在抗戰初期曾任第4師中將師長,參加過著名的南口戰役。當年我曾多次借慰問的機會,聽慈祥而又溫和的王老回憶當年的南口抗戰,可惜當時未能認真記下。
來源:馬銘德
2022-01-29 19:11:39
我們面對的,是以往編在歌曲里,讓人們傳唱的名字。在與他們的子女一起回憶時,我們所能做的一切,就是默默地凝視他們在照片上的微笑,想象著元帥們留給我們的背影。佇馬太行,喋血疆場。八路軍一一五師、一二O師、一二九師三路大軍,如擰成一根繩索的三股力量,這根繩子做成的絞索,最終套在了日本鬼子的脖子上。不管自己的名字叫什么,
來源:中國臺灣網
2022-01-15 11:19:32
1945年元旦,白刃在山東八路軍第115師時留影。1963年,白刃授銜后拍攝的肖像。在白刃的文集中,他自嘲是閩南海隅的村野頑童,但就是這樣一名頑童,卻在年少時毅然走上革命的道路,闖過沂蒙山的日寇大掃蕩,上過遼沈、平津戰役大戰場,用一支鐵筆記錄了中國將士浴血奮戰的烽火歲月。近日,白刃之女白安丹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回憶,父親數十年從軍創
來源:光明網
2022-01-06 14:59:54
愛德加·斯諾在宋慶齡的居中幫助下,從西安到了陜北,成為第一個到紅區采訪的西方記者,馳名中外的《西行漫記》最終得以面世;白求恩、柯棣華等國際主義醫務戰士組織的醫療隊,通過宋慶齡的介紹,最后到達解放區工作;新西蘭國際友人凱瑟琳·霍爾經宋慶齡聯系,在中國河北等地開展救死扶傷工作……抗日戰爭時期,宋慶齡的名字像是一面旗幟,
來源:中國臺灣網
2022-01-05 11:10:06
我爸爸曾用過幾個不同的名字,在中國抗戰期間,他叫洪水,寓意為讓敵人害怕的洪水猛獸;在越南,他是與胡志明主席并肩作戰的將軍阮山。洪水將軍的越南籍女兒阮清霞說。在中國人民解放軍20世紀50年代授銜的1000多名將軍中,只有一個外籍人。這位中國名字叫洪水的將軍,兼有越南人民軍少將軍銜,是世界少有的兩國將軍之一。在北京舉行的紀念中國
來源:中國臺灣網
2022-01-04 16:35:29
9月6日,北京宋慶齡故居。筆者見到宋慶齡基金會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大章。談及抗戰中的宋慶齡,何主任飽含深情地娓娓道來:宋慶齡,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始終站在人民一方,以人格魅力感召了一批又一批海內外仁人志士參與到抗戰中來。有的傾盡所有,用財力支持中國抗戰;有的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了中國的抗戰事業無私奉獻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
來源:中國臺灣網
2022-01-04 15:20:58
1937年7月25日清晨,一個人悄然披衣起床,走進書齋為妻兒寫好留言后離去。走上大道,他一步一回首地望著妻兒們所睡的家,眼淚忍不住地往外涌。漂泊了十年的郭沫若終于別婦拋雛從日本回國。七七事變的槍聲,在他心中留下劇痛,同時也向他發出了回國的命令。冒著生命危險,他毅然踏上了歸途。其實他內心一直都想著回國。‘愛國’是貫
來源:中國臺灣網
2022-01-04 14:44:31
草長鶯飛的時節,我來到地處豫南確山縣城,瞻仰了抗日名將楊靖宇將軍的故里和紀念館。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坐落在縣城北13公里處,樸實莊重的陳列館坐東朝西,碑廊南北對應,占地約50畝。陳列館前廣場上屹立著楊靖宇將軍的銅像,環繞四周的蒼松翠柏,映襯著這位人民英雄頂風斗雪、傲然挺立的英姿。步入陳列館內的瞻仰廳,驀然映入眼簾的是身上覆蓋
來源:中國臺灣網
2021-12-30 17:06:23
盛夏時節,我們一行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狼牙山,尋找當年五壯士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的遺跡,感受英雄們為民族解放不惜犧牲的不朽精神。狼牙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約50公里的易縣境內。因其山勢險峻,直刺云天,狀如狼牙,故名狼牙山。1941年秋,日本侵略軍對晉察冀邊區進行大掃蕩。八路軍某部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和戰士胡福才、胡德林、宋學
來源:中國臺灣網
2021-12-30 16:16:17
圖為1945年10月,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后準備返回延安,重慶各界人士到機場送行時的留影。毛澤東身后者為蔣澤民。蔣澤民提供人物小傳:蔣澤民,遼寧省黑山縣人,1913年12月出生,1931年參加抗日義勇軍,1936年春到蘇聯學習。1937年回國后,任抗大四大隊第一隊一區隊隊長,1938年任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交通班長,1939年2月任毛澤東保衛參謀,1942年1月
來源:中國臺灣網
2021-12-30 15:36:40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新中國是無數共產黨人和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人民共和國來之不易,中國今天的大好局面來之不易,革命先輩的歷史功績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我的父親李友祿,就是一位戎馬一生、為黨和人民奉獻一生的尖刀英雄。△戰爭年代的李友祿父親是一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人。他出生于寧夏隆
來源:光明網
2021-11-03 15:00:54
我是遺腹子,父親陳中柱將軍,一九四一年陣亡在蘇北抗日戰場上,那時我尚在母親王志芳的腹中七個月大。時年二十五歲的她,不顧生命危險勇闖泰州日軍司令部,誓死要回了我父親的人頭,使我父親的遺體得以全身安葬。兩個多月后,母親生下了我,是個男孩,所有聽到這一消息的人無不仰天慶幸,大呼忠良不絕后啊!我有兩個姐姐,母親艱難地帶著
來源:澳大利亞 陳志
2021-08-22 16:06:20
圖為辜俊英記錄1938年6月7日至14日,廣州城遭受日本戰機轟炸后的慘狀部分照片,存于泉州市華僑歷史博物館。廖靜 攝圖為辜俊英之子辜長城介紹照片中的抗戰故事。廖靜 攝這是風雨飄搖歲月中不可磨滅的印象,這是一份‘載不動’的沉重‘記憶’。時隔77年,再度拿出這些照片,家住福建永春縣五里街的華僑戰地記者后人辜長城追憶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1-08-19 14:57:03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戰爭紀念網.com 主辦單位: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劉慶為
電話: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換成@)
湘公網安備43010402000821號 ICP備案號:湘ICP備18022032號 長沙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