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2年清明,遼寧團隊關注的抗戰老兵去世的有68人,在世尚有10人。 抗戰老兵們,漸行漸遠。致敬他們,陪伴他們,讓他們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后這一程,做為志愿者的我們,有機會為英雄鼓掌,讓我們稍感欣慰。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在國難面前挺身向前的抗戰老兵們,他們不怕死,但他們怕被遺忘。又是一年清明節,如今忠魂何在?是
來源:關愛抗戰老兵遼寧志愿團
2022-04-08 15:45:11
湖南老兵之家益陽團隊2013年以來尋找到幸存抗日老兵157人,陸續歸隊139人,目前還健在18人。清明時期恭請抗戰后人、志愿者、愛心人士 讓我們一起為歸隊的139位抗日老兵,在網絡上進行祭祀,寄托思念之情!
來源:通訊員天空
2022-04-07 14:50:4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為緬懷革命先烈,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堅定理想信念,砥礪革命意志。4月5日清明之際,信陽關愛抗戰老兵團隊、信陽好人志愿團到郝堂村為抗戰烈士張玉珩敬獻鮮花。以推動全社會樹立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良好風尚。上午9
來源:通訊員滄海
2022-04-07 14:25:38
緬懷抗日英烈 弘揚抗戰精神——涼亭鎮義門陳氏宗親會舉行清明節掃墓活動
訴不盡對抗日英烈的無限深情,道不完對民族英雄的無盡哀思。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之際,為傳承良好的義門陳氏家風,緬懷抗日英烈的豐功偉績,4月6日上午8點鐘,涼亭義門陳氏宗親會志愿者代表一行9人,受全體族人的委托,專門攜帶花圈,徒步來到剛剛修復好的烽火山抗戰遺址,開展了緬懷抗日英烈、弘揚抗戰精神的主題活動——清明祭掃烈士墓。烈士陵園
來源:通訊員陳丙松
2022-04-07 11:26:20
秉承子清志,緬懷寄哀思。今年4月是中國工農紅軍杰出將領張子清誕辰120周年。4月4日上午,一場掃子清墓,學子清精神,重溫入黨誓詞的活動在湖南益陽桃江縣鸕鶿渡鎮張子清村拉開帷幕,一支由鎮村兩級黨員代表、張子村村支兩委以及張子清烈士家屬組成的文明祭掃隊伍從張子清村村委出發前往張子清烈士墓。張子清,生于1902年4月,年少就受父親張建良
來源:蔡建勛 彭無疆
2022-04-07 10:50:37
跨越時空的悼念:本站工作人員及志愿者在岳麓區祭奠抗戰陣亡將士
青山處處埋忠骨,烈士英名應銘記。2022年4月5日,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抗日戰爭紀念網、抗日戰爭圖書館、湖南炎德文化實業有限公司黨支部工作人員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來到天頂山陸軍七十三軍抗戰陣亡將士公墓和長沙市門山嶺73軍蘇家塘坡馮家大屋野戰總院 抗日死難官兵墓、73軍蘇家塘坡馮家大屋野戰總院 抗日死難官兵墓和抗日時期遇難同胞遇難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22-04-05 16:33:58
跨越時空的悼念:本站工作人員及志愿者在長沙縣祭奠抗戰陣亡將士
青山處處埋忠骨,烈士英名應銘記。2022年4月4日,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抗日戰爭紀念網、抗日戰爭圖書館、湖南炎德文化實業有限公司黨支部的志愿者以及長沙市黃埔后裔聯誼會的黃埔后裔到長沙縣福臨鎮陸軍第一九五師湘北會戰福臨鋪之役陣亡將士墓和長沙縣春華鎮長沙會戰春華山中央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園,祭奠抗戰陣亡將士。守護抗日陣亡將士墓50年的劉金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22-04-04 20:56:15
2022年3月29日,湖南省龍越和平公益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長沙市山河智能愛兵班和長沙天涯義工團隊的志愿者,特邀抗戰老兵后人,到位于長沙縣的唐人萬壽園,祭奠在此安葬的120位抗戰老兵及伴侶。本次跨越時空的悼念活動由湖南省龍越和平公益發展中心主辦,長沙市山河智能愛兵班、長沙天涯義工團隊承辦。
來源:湖南省龍越和平公益發展中心 辣嫂
2022-04-01 21:27:27
2022年3月29日這天早晨,臺灣地區政治受難者家屬選擇在臺北市大安區的六張犁公墓舉辦追思烈士的春祭活動,一同祭奠上世紀五十年代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因政治迫害而犧牲的先烈。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六張犁公墓安葬的大多是上世紀五十年年代的被臺灣當局槍斃的政治犯,很多家屬因沒錢支付贖尸金、或怕受牽連,甚至有些是不知道家人被槍決等原因形成亂葬
來源:王清萍(臺灣)
2022-04-01 14:56:06
清明時節心戚戚,緬懷先烈寄哀思。英烈雖逝,精神永存。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英烈褒揚紀念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導社會各界緬懷英雄烈士,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凝聚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力量,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清明將至,抗日戰爭紀念網向廣大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發出倡議,在做好疫情防控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22-03-26 10:48:24
抗日戰爭時期,我八桂子弟勇赴國難,誓死守衛家園。戰爭期間廣西出兵100多萬人僅次于四川,按人口比例則為第一。對于一個偏遠而貧瘠的省份來說,這是一個創造奇跡的數字。戰場上八桂子弟無畏生死浴血奮戰,被稱為鋼軍、猴子兵。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這場戰爭中無數八桂子弟英勇捐軀,而其中很多犧牲的英烈都未曾留下自己的姓名,我們不知
來源:壹方慈善會
2021-04-24 09:43:57
2021年4月11日上午,貴州關注抗戰老兵志愿者慰問團志愿者代表冒著毛毛細雨,來到貴陽市花溪公園內,向抗日將領戴安瀾英烈雕像及衣冠墓敬獻花圈,深切緬懷這位犧牲異域的原中國援緬遠征軍師長。戴安瀾,號海鷗,1904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無為縣, 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1933年2月,任第17軍25師145團團長,參加了古北口戰役。七七事變爆
來源:通訊員 文雋永
2021-04-14 11:03:1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2021年4月11日,位于貴陽花溪河畔陰雨綿連,山霧籠罩。來自貴陽、遵義、黔南、六盤水、安順等地近100名志愿者自發來到貴陽市花溪區大寨村后山恢復重建的防空學校抗戰殉國將士公墓。大家手執菊花,敬獻花籃,默默地緬懷在抗戰中犧牲的320多名防校師生。據有關史料記載,南京防空學校建于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
來源:通訊員 文雋永
2021-04-13 10:06:45
4月6日上午9點半鐘,我們從陜西寧強縣城乘坐大巴車來到距縣城20多公里的七盤關,祭祀當年從這里哭別四川家鄉、奔赴抗日前線后為國捐軀的抗日將士們。七盤關位于廣元與陜西交界的七盤嶺上。自古以來,這里都是四川連接秦嶺以北的唯一通道,它作為劍門蜀道入川的第一道屏障而名震四方,因而號稱西秦第一關。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絕句就是對七盤關交
來源:通訊員 朱興弟
2021-04-08 09:09:37
梨花風起正清明,祭奠先烈半出城。2021年清明,跨越時空的悼念——致敬抗戰犧牲將士主題活動在長春革命烈士陵園抗戰主題雕塑下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湖南省龍越和平公益發展中心主辦,長春市南關區關愛老兵志愿者協會聯合長春小義工等多家公益團體、學校、街道及社區共同承辦,共計四百余人出席。活動得到了長春公交集團東盛汽車公司三車隊17路的大
來源:吉林省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團隊
2021-04-07 15:05:20
又是一年芳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4月3日,革命先輩胡澤柄的二兒子胡歲新、孫女胡一梅、胡小梅與國防科技大學原工程兵學院大校蔡建勛等一行12人專門從廣州、長沙等地前往桃江縣高橋鎮荷葉塘村為紅色英雄胡澤柄獻花掃墓,深表崇高的敬仰之情。胡澤柄,原名胡家棟,化名胡定波,1903年出生于桃江縣今高橋鎮荷葉塘村一個貧農家庭。他天資聰穎,不但能
來源:蔡建勛 作者:學雷 戴科 龔志豪
2021-04-07 14:55:24
2021年4月4日下午5點多,我們抵達老河口市,民革老河口市支部班成員在老河口市展覽館門前迎接我們,他們在陪同我們參觀了老河口抗戰紀念館后,安排了十分豐盛的晚宴招待我們,該支部侯主委在致辭中說:當年川軍將士在老口與日寇激戰13晝夜,犧牲十分慘烈,他們為了保衛我們的家鄉,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應當感恩他們,也感謝今天蒞臨老河口市的川軍
來源:通訊員 朱興弟
2021-04-06 08:56:36
南岳區人民政府開展“緬懷抗戰英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南岳忠烈祠清明祭英烈”線下祭奠活動
春來鶯飛花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為追尋英烈足跡,繼承先烈遺志,弘揚愛國主義精神,4月4日,南岳區人民政府開展緬懷抗戰英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南岳忠烈祠清明祭英烈線下祭奠活動。本次活動由南岳區人民政府主辦,南岳區民族宗教事務局、南岳忠烈祠管理所承辦。抗戰老兵代表、烈士后裔及家屬、學生代表及志愿者等百余人在南岳忠烈祠享堂前,用實
來源:南岳忠烈祠管理所 歐陽姣容 聶德芳
2021-04-05 19:08:51
今年是抗戰勝利76周年,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揭開局部抗戰的序幕,到1945年抗日戰爭全面勝利,中國軍民在亡國滅種威脅的危難關頭,前赴后繼、浴血奮戰、英勇抵抗,以血肉之軀筑起了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用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無數英烈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維護世界和平與國際公平正義,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21-04-05 16:27:30
2021年4月2日,舞鋼市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代表一行10人,先后分別到該市境內的虎頭山烈士陵園和鐵山抗戰陣亡將士墓地掃墓。虎頭山在南,鐵山在北,距離17公里。虎頭山風景秀麗,鐵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虎頭山墓地為新四軍烈士陵園,安葬著虎頭山等戰斗中犧牲的27名新四軍烈士。以上為虎頭山掃墓圖片虎頭山戰斗以200多人的兵力,阻擊1500多人
來源:河南舞鋼志愿者 張冬筱
2021-04-05 09:28:32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戰爭紀念網.com 主辦單位: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劉慶為
電話: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換成@)
湘公網安備43010402000821號 ICP備案號:湘ICP備18022032號 長沙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