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冀東,人們自然會想到唐山、秦皇島一帶。其實,冀東作為正式的行政區域,來源于解放前的河北省冀東道公署,主要包括現在的唐山、秦皇島,天津的寧河、寶坻、薊縣,廊坊的三河、香河、大廠,北京的通州、順義、平谷、密云。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冀東曾涌現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冀東地委書記——周文彬 周文彬,朝鮮人。原名金成鎬...
來源:黨史學習教育
2022-07-25 15:51:34
朱家麟(河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供圖)朱家麟(1892—1938),字國瑞。河北省滿城縣尉公村人。曾就讀于河北省水利學校。1922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炮科第八期畢業。1933年春,任國民革命軍第四十軍三十九師一一五旅上校團長。在率部戍守河北省遵化市侯家寨鄉羅文峪長城時,曾兩次派營長李振清率精壯士兵,用大刀揮斬日軍數百人,全勝回營,受到軍長的嘉獎
來源:河北日報
2022-04-14 09:00:39
張蘇,曾用名張希賢、張若增、張伯高、張更生,1901年10月20日出生于河北省蔚縣南洗冀村。1916年6月至1923年5月,先后在本村私塾、蔚縣西合營第二高小和宣化十六中學讀書。1923年8月考入北平師范大學,在北平師范大學學習期間,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和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革命活動。1927年1月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任支部干事、書記和北京團市委委
來源:中國軍網
2021-08-20 09:50:21
一、不同意日軍進城!二、日軍武力侵犯則堅決回擊!三、我軍守土有責,絕不退讓,放棄陣地,軍法從事!—— 何基灃 (河北藁城人)時任29軍37師110旅旅長何基灃(1898—1980)何基灃,1898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藁城縣北席村,1918年考入北京清河陸軍軍官預備學校,1923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1933年何基灃將軍奉命率兩個騎兵營為先頭部隊奔
來源:華北抗戰研究
2020-08-26 16:01:12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冀熱遼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原中顧委委員,交通部黨組原書記兼副部長,原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委,司法部黨組原副書記、第一副部長李運昌同志(部長級待遇),因病醫治無效,于2008年10月24日19時4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李運昌,原名李芳歧,號鳳鳴,1908年9月21日出生于
來源:《黃埔》雜志
2020-05-27 10:29:32
白明山攝河北省張家口市懷安縣柴溝堡鎮中心花園的中央,矗立著一尊高大的青銅雕像,銅像身披戎裝,一手叉腰凝望前方。他就是抗日英雄武士敏將軍,一生為中華民族解放而英勇奮斗,直到躍馬前線與日軍鏖戰為國捐軀。
來源:人民網
2020-01-09 09:24:16
新華社石家莊9月16日電(記者王民)干凈整潔、四通八達的水泥路,寬敞明亮、設施齊備的村兩室,畜禽養殖、金絲小棗深加工成為支柱產業,這里便是張克俠將軍的故鄉——河北獻縣侯陵屯村。當地百姓現在還常常談論張克俠將軍的英雄事跡。張克俠,原名張樹棠,1900年出生,少時就讀于北京匯文小學、匯文中學。1923年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加入西北軍
來源:新華網
2019-12-21 10:55:33
1942年夏,殷希彭、柯棣華、傅萊、江一真(從左至右)在白求恩衛生學校。在河北走出的開國將軍中,有這樣一位儒將:他193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是開國將軍中為數不多的教授將軍。他攜筆從戎,從參加八路軍到逝世,從來沒有離開過軍隊衛生工作崗位,為我國軍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也正因此,他雖無軍功,開國卻被授予少將軍銜。
來源:河北日報 閻麗
2019-12-13 15:52:53
北京豐臺宛平城外,一座古樸的連拱石橋靜靜地橫臥于永定河上。這是一座名頭響亮的古橋,它叫盧溝橋。建成于1192年的盧溝橋,一直以盧溝曉月美景成為文人墨客的吟詠對象。直到1937年7月7日深夜,一場激烈的戰斗在此打響,讓這座老橋一夜之間聞名全國,成為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的肇始。滿腔悲苦,一言難盡。日本帝國主義制造的盧溝橋事變,徹
來源:中國歷史故事網
2019-12-02 15:00:14
戰死者榮,偷生者辱。榮辱系于一身者輕,而系于國家民族者重。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抗日將領、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的照片下方,陳列著他當年的誓言。七七事變爆發后,佟麟閣身先士卒,率領部下痛殲日寇,英勇殺敵,在南苑作戰中不幸以身殉國。78年前,佟麟閣為國捐軀,78年后,他的英勇氣概和家國情懷仍激勵著人們。佟麟閣的次子佟兵在接受記
來源:中國歷史故事網
2019-12-02 14:52:05
武漢勝利街上有一條小路,名為郝夢齡路;伏虎山西北側山腰間,是郝夢齡烈士墓園。94歲的郝慧英曾無數次徜徉在郝夢齡路,回憶父親的音容笑貌,也曾無數次到郝夢齡墓祭奠父親的英魂。此次北上抗日,吾已抱定犧牲。萬一陣亡,你等要聽母親的調教,孝順汝祖母,關于你等上學,我個人是沒有錢,將來國家戰勝,你等可進遺族學校……1937年,郝夢齡北上
來源:中國歷史故事網
2019-11-29 11:11:33
在河北省獻縣馬本齋紀念館,揚刀躍馬的馬本齋凝聚成一座鐵雕像。馬本齋親率的回民支隊,曾令侵華日寇聞風喪膽,至今英氣仍在世間回蕩!正如毛澤東親筆題詞:馬本齋同志不死!現任全國政協委員、海軍航空兵副政委馬國超,是馬本齋之子,從給兒起名可看出父親志向。當年馬本齋組織抗日隊伍時沒槍沒炮,自嘆中國窮,何時能超過強國呢:這孩子就叫國超吧
來源:中國歷史故事網
2019-11-29 10:42:31
這是郝夢齡像(資料照片)。郝夢齡,1898年2月出生于河北藁城。1937年10月11日,郝夢齡率部參加忻口戰役,與日軍激戰數日。10月16日,因南懷化高地被日軍占領,郝部奉命擔任反攻任務。在通過距離日軍陣地只有200米的一段隘路時,郝夢齡被日軍的機槍擊中犧牲,時年39歲。 新華社發新華社石家莊10月29日電(記者秦婧)忻口開火數月整,娘子關再頂住,南
來源:新華網
2019-10-30 15:07:50
馮志泰生于1926年農歷10月24日,河北省灤縣人,1944年2月參軍,是46軍老138師軍人,從當警衛員到當偵查參謀,他參加了抗日戰爭、遼沈戰役、平津戰役、經歷了抗美援朝。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10-05 17:22:53
郭好禮郭好禮(1904 8—1943 2),原名郭福堂,臨漳縣郭小屯村人。8歲入小學讀書。后考入大名縣教會學校華美中學。畢業后,在大名縣黃金提村教書。在大名七師進步師生的影響下,他經常帶領學生上街游行,貼標語,參加抵制洋貨的愛國斗爭。此后,到河南安陽參加馮玉樣國民軍,并升任連長。1930年,在中原大戰中,馮玉樣戰敗,他回到家鄉臨漳縣,任縣
來源:方志河北
2019-06-11 09:47:51
在我軍歷史上,有一位在蔣介石實施第三次圍剿時毅然宣布起義投奔紅軍并為中國革命作出過重大貢獻的人,他就是多次受到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褒揚的董振堂將軍。正是這樣一位常勝將軍率領紅五軍團為長征保駕護航,才使得蔣介石的幾十萬追兵不敢靠近中央紅軍;正是有董振堂將軍的堅固后衛,才使中央紅軍順利地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可以說,如果沒有董振堂
來源:《文史月刊》2004年第5期 作者:劉邦琨
2019-05-22 09:24:58
河北雄縣人。1935年參加一二·九運動。1937年參加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一總隊連政治指導員,第一縱隊二團營政治教導員,縱隊司令部隊列科科長,太岳縱隊決死第一旅司令部隊列股股長,太岳軍區第一軍分區參謀處處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十一旅參謀處長,旅參謀長。1949年
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
2019-05-17 14:56:48
郝玉明(1909—1940),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游擊軍政治部副主任。1940年11月16日,郝玉明在反掃蕩的作戰中不幸犧牲。時年31歲。人物生平1909年出生在河北省阜平縣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小學畢業后,因經濟拮據,無力升學,便到一家染布作坊當學徒。期間走上革命的道路。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主要從事發動、組織農民的工作。他領導農民進行抗捐
來源:抗日戰爭圖書館
2019-04-30 10:34:29
聞允志:(1904-1940) 河北抗日民軍主要領導人、八路軍第2縱隊1旅政治委員、冀魯豫軍區1分區政委 1940年春于山東省冠縣渡衛河時與日軍巡邏艇遭遇犧牲。圖為聞允志同志當年肖像。人物生平聞允志(1904—1940),字永之,浠水縣巴河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在家鄉領導工農運動,曾任國民黨蘄水縣黨部執行委員、青年部長。1928年留學日本早稻
來源:抗日戰爭圖書館
2019-04-30 10:07:06
洪麟閣(1902~1938),原名洪占勛,號洪僑,滿族人,熱河省遵化市(今屬河北省)地北頭村人,八路軍冀東抗日聯軍副司令員兼第3路總指揮。1921年就讀于直隸法政專科學校。1925年任馮玉祥部軍法官,后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軍法處長。1933年在家鄉開展抗日活動。1938年6月,冀熱邊特委在豐潤縣北田家灣子村召開軍事會議,有遵化、遷安、灤縣三路起
來源:抗日戰爭圖書館
2019-04-29 09:20:49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戰爭紀念網.com 主辦單位: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劉慶為
電話: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換成@)
湘公網安備43010402000821號 ICP備案號:湘ICP備18022032號 長沙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