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忠毅(1907-1941),抗日名將,1907年生于湖北襄陽,早年加入馮玉祥部西北軍。1931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紅五軍團先后任團士兵委員會主任、連長等職。后入瑞金紅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畢業后歷任營長、團長、師參謀長等職。1933年后調任福建軍區某軍分區司令員 抗日戰爭爆發后,羅忠毅擔任新四軍第2支隊參
來源:國學大師
2020-07-15 08:34:55
抗戰英烈胡發堅(1906-1939),江西吉安人。新四軍第1支隊參謀長兼江南抗日義勇軍第3路副司令員。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胡發堅烈士簡介胡發堅(1906―1939)江西吉安人。1927年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游擊隊。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連長、營長、團政委和紅一軍團第一師參
來源:國學大師
2020-07-14 16:42:14
袁國平(1906年一1941年),湖南寶慶(今邵陽)人。原名袁幻成,又名袁裕,字醉涵,筆名最寒。袁國平同志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的高級指揮員、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者。他在短暫而光輝的一生里,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事業和人民軍隊的成長壯大建立了卓著功勛,為我軍政治工作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另有南
來源:國學大師
2020-07-14 11:30:53
抗戰英烈吳焜(1910-1939年):四川萬縣人。新四軍江南抗日義勇軍副總指揮兼第2路司令員。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吳焜烈士簡介吳焜烈士是四川萬縣人。1930年參加了紅軍川東游擊隊,同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游擊隊改編為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三十三軍,吳焜歷任營長和團參謀長。1934年10月,紅四方面軍開
來源:國學大師
2020-07-08 16:07:43
項英(1898—1941),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工人運動的著名活動家,黨和紅軍早期的領導人之一,新四軍的創建人和主要領導人之一,抗日名將。項英原名德隆。化名江俊、江鈞。湖北江夏(今武漢市江夏區)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三大、六大上分別被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26-1930年期間,曾任湖北省總工會黨團書記、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
來源:國學大師
2020-07-06 10:28:07
吳師孟,號初生,1899年生于湖南省平江縣龍門鄉高連村。早年曾開旱煙鋪,后因經營不善而破產。大革命時期積極參加農民運動,1927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春,參加平湘岳游擊總隊,并任班長。同年夏,隨部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紅五軍第二縱隊,任排長,參加了開辟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斗爭。1930年8月,吳師孟調到新組建的紅十六軍工作,先后任軍部會計科
來源:國學大師
2020-06-30 14:48:31
韓長萬烈士,乳名保金。山西省方山縣峪口鎮南村人。1916年生于一個富裕家庭。1928年入本村小學讀書,畢業后入離石縣高小。1930年,韓長萬考入太原成成中學。1932年上半年,中共地下黨員武新宇任成成中學校長,該校具有濃厚的進步氣氛,這一年,在武新宇和中共地下黨員、教務主任劉丹頓的指導下,學生們成立了讀書會等進步組織,韓長萬加入了其中的
來源:楚天紅藏網
2020-06-11 16:00:08
在抗戰時期我軍涌現出許多的英雄人物,他們不僅戰功斐然,還處處以身作則,今天我們說到彭雪楓將軍可以說是其中的典范。彭雪楓(1907年9月9日-1944年9月11日),生于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杰出指揮員、軍事家,參加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征,組織過土成嶺戰役,兩次率軍攻占婁山關,直取遵義城,橫渡金沙江,飛越
來源:講歷史
2020-04-20 11:11:10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是一塊熱土,多少志士仁人為救國救民在此浴血奮斗,直至獻出自己的生命。射陽人民為了緬懷先烈,把一些鄉、村、街道、學校以烈士的名字來命名。使得烈士英名傳之千古,浩氣長存天地之間。射陽縣城有一條發鴻街,是以烈士陳發鴻的名字命名的。陳發鴻(1915―1944)陜西延川人。1935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歷任八
來源:新四軍紀念館
2019-05-26 10:39:44
新四軍是一個群星璀璨的集體,既有一批運籌帷幄、叱咤風云的將領,又有更多戰斗在基層的英雄模范。新四軍第三師特務團7連5班班長徐佳標,是又一個閃閃發亮的名字。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上,他是第一位舍身堵搶眼的英雄。在戰斗的危急時刻,他那義無反顧地縱身一躍,足以驚天地、泣鬼神。徐佳標的英雄壯舉,發生在1945年的淮陰戰斗中 淮陰自古是
來源:新四軍紀念館
2019-05-26 10:31:29
百年老校襄陽市昭明小學里,有一個永不褪色的紅色故事,那是有關至忠至毅的抗日英雄羅忠毅的。這位從襄陽走出去的新四軍抗日名將,他的事跡至今仍在激勵后人。羅忠毅,1907年出生,早年參加進步學生運動。1927年入馮玉祥部當兵。1931年,隨國民黨軍第26路軍到江西,同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羅忠毅作戰勇敢,屢立戰功
來源:光明網
2019-04-15 15:37:24
羅化成,1895年中秋日生于福建省長汀縣南陽區(今屬上杭縣)南山村一個貧農家庭。其父羅蘭夫,是一位著名的老中醫。羅化成從小隨父習醫,頗曉醫理,青年時,就成了鄉村的好郎中。1919年,羅化成在汀州蠶業學校任教師。五四運動爆發后,他組織了長汀學生聯合會,投入愛國反帝運動。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后,在長汀辦教堂的美國傳教士與當地封建勢力相互
來源:精英家教網
2019-03-17 16:47:52
抗戰英烈胡發堅(1906-1939),江西吉安人。新四軍第1支隊參謀長兼江南抗日義勇軍第3路副司令員。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胡發堅烈士簡介胡發堅(1906―1939)江西吉安人。1927年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游擊隊。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連長、營長、團政委和紅一軍團第一師參
來源:精英家教網,作者 袁金蓮
2019-03-17 16:38:04
在1944年2月6日的樅陽陳瑤湖反頑戰斗中,新四軍一位文武兼備、智勇雙全的指揮員壯烈犧牲了,他就是多次在安(慶)合(肥)公路伏擊日軍車隊,打得日寇聞風喪膽的新四軍沿江支隊參謀長兼中共桐(城)懷(寧)潛(山)中心縣委書記胡繼亭烈士。胡繼亭,1916年出生在今金寨縣南畈鄉宋畈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1929年參加革命,第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后
來源:六安新聞網
2019-03-15 09:39:38
譚震林同志說:做財經工作的干部廉潔奉公,和戰士打仗負傷一樣光榮,和為革命坐牢一樣光榮,他們對革命的貢獻,不亞于當年紅軍。李建模,正是這樣一位杰出的財經工作者。李建模,1907年2月出生,江蘇常熟人。他14歲進陸同福布莊學徒,辦事勤奮,注重信譽,23歲升任上海申寓經理。九一八事變后,李建模經常閱讀《生活》、《新生》等進步書刊,聽艾
來源:江蘇黨史網
2018-12-10 14:44:31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三師七旅十九團第四連82名官兵,在淮北劉老莊戰斗中全部壯烈殉國。抗日戰爭爆發后,蘇魯豫皖人民的抗日情緒異常高漲。四連的前身是活躍在江蘇豐縣高樓集地區的一支抗日游擊隊。他們在徐州以北地區開展游擊戰爭,首戰馬鞍山,再戰大囤圩子的張樓,繳獲日軍機槍一挺、步槍十余支。1939年6月,八路軍蘇魯豫支隊將這支游擊隊改編
來源:江蘇黨史網
2018-12-10 14:26:38
我黨培養出的各級軍事指揮員,在抗戰年代,總是視根據地的干部和人民群眾的利益高于一切。在遇到敵人襲擊時,為了掩護根據地的干部和人民群眾,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羅忠毅就是這樣一位英勇的人民軍隊指揮官。羅忠毅,原名羅宗愚,1907年出生,湖北襄陽人。1927年入馮玉祥部當兵。1931年隨國民黨軍第二十六路軍到江西。同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編入
來源:江蘇黨史網
2018-12-10 14:18:28
彭雄澇怕陰,旱怕晴,鬼子漢奸怕彭雄。聽到彭雄來,鬼子漢奸跑掉鞋。聽到彭雄到,鬼子漢奸不敢笑。彭雄,搶渡金沙江的勇士,大戰平型關的英雄,英勇善戰的青年軍事指揮官,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勛。彭雄,原名彭文燦,1915年出生,江西永新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排長、作戰參謀、連長等職。
來源:江蘇黨史網
2018-12-10 11:39:58
胡繼亭(1916—1944),新四軍第七師沿江支隊參謀長。又名胡繼庭。出生在安徽今金寨縣南畈鄉宋畈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1929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 年11 月,紅軍第二十五軍長征北上后,胡繼亭留在鄂豫皖地區堅持游擊戰爭, 任中共皖西北道委書記郭述申的秘書。1935 年2 月,任紅軍第二十八軍政治委員高敬亭的秘書。同年...
來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2018-09-06 11:55:23
朱立文(1909一1941),國民革命軍新編陸軍第四軍第五師第十五旅副旅長。原名朱連昇,廣西百色人。8歲讀私塾,10歲上小學,因家境貧寒,僅讀兩年小學便輟學。為了生計,不滿13歲便到資本家的工廠里當童工。1929年夏天,參加紅軍。后加入中國共產黨。12月11日,參加鄧小平、張云逸等領導的百色起義,創建右江革命根據地。盧溝橋抗戰爆發后,到新四軍竹溝留守...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8-09-06 11:35:36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戰爭紀念網.com 主辦單位: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劉慶為
電話: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換成@)
湘公網安備43010402000821號 ICP備案號:湘ICP備18022032號 長沙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