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會戰,也稱雪峰山會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最后一次會戰。侵華日軍此戰目的是爭奪芷江空軍基地,故又名芷江作戰(日方稱芷江攻略戰,我方稱芷江保衛戰)。 戰爭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雙方參戰總兵力28萬余人,戰線長達200余公里。在王耀武指揮下,湘西會戰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殲敵3萬余人 [2] 。湘西會戰最后一仗主戰場為懷化溆浦縣的...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9-01 02:07:54
桂柳會戰為日寇為打通由平漢路經湘、桂兩省至越南的陸路交通線,于1944年8月攻陷湖南衡陽后,由湖南、廣東分兵向廣西進犯。1944年八九月間,蔣介石嚴令第四戰區(廣西屬第四戰區作戰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廣東人)在廣西的桂林、柳州等地進行防御抗敵。這次對日寇防御作戰,史稱桂柳會戰。桂柳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三部分。會戰背景1943年秋季起,同盟國在二...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9-01 01:57:59
長衡會戰,又稱湖南會戰,中國軍隊為打破日軍進行的一場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二部分,1944年5月底到9月初,是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長衡會戰中在長沙的戰斗是1944年5月27日至6月18日在長沙及湘北地區進行的,又稱第四次長沙會戰;在衡陽的戰斗是1944年6月19日至9月14日在衡陽及湘中地區進行的,又稱衡陽保衛戰。會戰...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9-01 01:52:42
豫中會戰是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線的1號作戰(中方稱豫湘桂會戰)計劃的一部分,日方稱該階段為京漢作戰或河南會戰,日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指揮14 8萬日軍、坦克裝甲車691輛(內坦克225輛),擊潰了中國第一戰區蔣鼎文、湯恩伯部8個集團軍約30萬軍隊 ,占領了河南大部。其中許昌保衛戰成了當時這場戰役最為慘烈的戰斗之一 。這是國民黨軍隊在日本投降前一...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9-01 01:37:32
第四次長沙會戰為中日戰爭末期的大型戰役之一,是指1944年(民國33年)5月至8月,在中國抗日戰爭的豫湘桂戰役中,中國第9戰區部隊在湖南長沙、衡陽地區對日軍進行的防御戰役。從5月27日到6月19日,中日雙方以爭奪長沙為目標在湖南北部地區作戰。攻擊的日軍人數約有36萬,守勢的中國國軍約有30萬。6月16日,逼進長沙的日軍開始向長沙城區猛攻,6月19日中國軍...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9-01 01:25:41
常德會戰又稱湘北戰役,是指1943年11月至12月, 侵華日軍與中國軍隊在常德地區進行的會戰。侵華日軍為牽制國軍對云南的反攻,并掠奪戰略物資,打擊中國軍隊的士氣,對抗日戰爭第六戰區和第九戰區結合部發動的一場戰役。1943年11月,日軍糾集7個師團約10萬人進攻常德,國軍集中了第六戰區和第九戰區的16個軍43個師21萬人迎戰。中國軍隊依托陣地節節頑強阻...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9-01 00:58:38
1949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和第二野戰軍各一部,在湖北省西部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進攻作戰。鄂西會戰是1943年夏季日本第十一軍為打擊中國第六戰區部隊進行的一次進攻戰役,日本機動利用兵力,用各個擊破的戰術重創中國軍隊第六戰區的第29集團軍,第10集團軍和江防軍,將掠獲的大批船只下行。鄂西會戰歷時月余,第六戰區以10個軍的兵力抗擊了日...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8-31 23:45:56
浙贛戰役為中日戰爭中期的大型戰役之一,地點是在中國浙江和江西。1942年5月中旬,日軍為摧毀中國在浙江前進機場,打擊國軍第三戰區主力而發動的一場戰爭。主要由金華、蘭溪地區戰斗、衢州地區戰斗、上饒、廣豐地區戰斗、浙贛路西段戰斗、臨川地區戰斗、麗水、溫州、松陽戰斗、日軍撤退時的追擊戰斗等組成。日軍大本營決定摧毀浙贛兩省中國軍隊機場,打通...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8-31 23:03:45
第三次長沙會戰(又稱第三次長沙戰役,日本稱第二次長沙作戰),是指中華民國三十年(1941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三十一年(1942年)一月十五日期間,以中國第九戰區為主的部隊在湖南省長沙地區對日本侵略軍進行的一次防御戰役。此戰,日本第11軍司令阿南惟幾所統率的30個大隊共約6萬人,為策應向香港進軍的日軍,向薛岳統帥的30個師30萬中國軍隊發動的牽制性攻擊...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8-31 22:46:54
第二次長沙會戰(又稱第二次長沙戰役,日本稱長沙作戰),指抗日戰爭期間,以中國第九戰區為主的部隊在湖南省長沙地區對日本侵略軍進行的一次防御戰役。為打擊中國第9戰區主力,摧毀中國軍民的抗戰意志,日軍第11軍在湘北岳陽以南地區集結了第3、第4、第6、第40師團和4個旅團,總兵力達12萬余人,向中國軍隊展開攻勢。此次會戰從1941年(中華民國三十年)9月7...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8-31 22:26:02
上高戰役(上高戰役、錦江作戰、鄱陽掃蕩戰、宜春會戰)是抗日戰爭中中方取得全面勝利的一場戰役,被軍委會參謀總長何應欽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1941年3月,駐南昌的34師團大賀茂因友鄰第33師團預定要調到華北,要求33師團走前配合自己掃蕩周圍的中國軍主力,卻因兩個師團嚴重不配合導致34師團扎進4個中國軍的合圍圈,是為上高戰役。中國軍隊統計擊斃日...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8-31 19:21:12
豫南會戰是中國第5戰區軍隊在河南南部抗擊日軍的一次作戰。 1941年1月,日第11軍為了打通平漢鐵路南段,解除中國軍隊對信陽日軍的威脅,糾集步兵7個師、騎兵1個旅、戰車3個團的兵力,在司令官園部和一郎的指揮下,分左、中、右3個兵團,分三路,準備向豫南發起進攻。 第5戰區司令長官決定采用避實擊虛的戰略,留少數兵力正面抗擊,主力轉向兩翼,待日軍...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8-31 19:04:08
棗宜會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日本軍隊駐武漢的第11軍對中國第五戰區部隊發動的一場作戰,會戰以日軍占領宜昌而結束。此次會戰,日軍雖占領了宜昌,但未能擊潰第五戰區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創,傷亡1 1萬余人 。在棗宜會戰中,國民黨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殉國。歷史背景武漢會戰后,日軍成功進占武漢,但此時日軍已處于過度延伸狀態,其多數常備與A級后備...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8-31 18:34:28
桂南會戰是廣州失陷后,中國守軍抵抗日軍為打擊中國國際交通線并威脅西南大后方而在廣西南寧等地區展開的作戰。日軍侵占南寧和昆侖關之后,國民黨從數百公里外急調10個精銳師,對日軍發動立體化進攻,取得昆侖關大捷,迫使日軍改變對廣東的作戰計劃,造成日軍在戰略上的部分被動 。1939年11月日軍將第5師團、臺灣混成旅團、第5艦隊等部隱蔽集結于海南島南...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8-31 17:58:54
第一次長沙會戰(又稱為第一次長沙戰役、湘北會戰,日本稱湘贛會戰),是指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9月至10月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第九戰區部隊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區對日本軍隊進行的防御戰役。這次戰役是繼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后日軍對中國正面戰場的第一次大攻勢。日本為達到對國民政府誘降和軍事打擊,集中10萬兵力從贛北、鄂南、湘北三...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8-31 17:28:21
隨棗戰役發生在1939年5月(民國二十八年),中國國民革命軍在湖北隨縣(今隨州)、棗陽地區與日軍的作戰。武漢會戰之后,日軍為了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國軍隊對武漢的威脅,向湖北隨棗縣棗陽地區發動進攻。5月1日,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岡村寧次為解除國民革命軍對平漢線(現京漢鐵路)交通的威脅,以第三、十三、第十六師團和騎兵第二、第四旅團等,向隨縣、棗陽...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8-31 17:06:51
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漢地區同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一場會戰。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第5、第9戰區部隊在武漢外圍沿長江南北兩岸展開,戰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是抗日戰爭戰略防御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 。此戰,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大小戰斗數百次,以傷亡40余萬的代價,斃傷日軍...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8-31 16:50:46
徐州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雙方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云港)鐵路地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防御戰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間的臺兒莊大戰最為著名,因圍殲日軍一萬余人,史稱之為臺兒莊大捷。徐州會戰對日軍給予了巨大的打擊,大大遲滯了日軍進攻的腳步,為中方部署武漢會戰贏得了時間。戰爭背景一戰后,日本在華擴張受到了英美...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8-31 15:36:31
南京保衛戰,又稱南京戰役,是中國軍隊在淞滬會戰失利后,為保衛首都南京與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作戰。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軍大本營下達大陸第8號令,命令華中方面軍與海軍協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首都衛戍部隊司令長官,部署南京保衛戰。因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南京各城門先后被日軍攻陷,守軍節節抵抗,犧牲無數。12日,唐生...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8-31 14:41:51
太原會戰(1937年9月—11月),是抗戰爆發后,中國第2戰區部隊同日軍華北方面軍在山西省北部、東部和中部地區進行的大規模的戰略性防御戰役,為中日雙方在華北進行的第一場大規模會戰。太原會戰主要包括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等。 [1]太原會戰歷時2個月,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斗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一次...
來源:抗戰紀念網綜合
2018-08-30 17:23:47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戰爭紀念網.com 主辦單位: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劉慶為
電話: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換成@)
湘公網安備43010402000821號 ICP備案號:湘ICP備18022032號 長沙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