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5月至8月,在抗日戰爭的豫湘桂戰役中,中國第9戰區部隊在湖南省長沙、衡陽地區對日軍進行的防御戰役。日軍為實現其代號為1號作戰方案的第二個戰略目標,企圖殲滅湘中中國部隊與打通粵漢路,在發動豫中會戰后,又從東北、華北及濱海地區抽調8個師團約17萬人的兵力,在第11軍司令官橫山勇指揮下,于5月下旬發動長衡戰役。第9戰
來源:中國臺灣網
2022-02-15 11:22:58
三、中日雙方在萍鄉地區參戰兵力情況(一)中方參戰部隊序列1944年6月13日,日軍侵入萍鄉后,先后在萍鄉地區作戰的中方軍隊編制如下:第三十集團軍王陵基所屬第58軍(魯道源),轄新10師(蕭本元)、新11師(侯鎮邦)、第183師(余建勛);第72軍(傅翼),轄第34師(朱順錕)、新13師(唐郇伯)、新15師(江濤);第二十七集團軍(楊森)所屬第20軍(楊漢域),轄新13
來源:萍鄉百味
2020-09-09 16:04:54
一、長衡會戰背景長衡會戰發生在1944年5月,是日軍發動一號作戰計劃的一部分。一號作戰又稱打通大陸作戰,1944年春夏以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已經進入大規模的戰略反攻階段。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失去戰略主動權,美國空軍切斷了日本本土與南太平洋群島日軍的聯系,日軍大本營調整了中國戰場的作戰方針,研究制定了一號作戰計劃,作戰目的為:擊敗敵
來源:萍鄉百味
2020-09-09 15:52:41
日軍進攻長沙天心閣一帶,發射毒氣彈,中國守軍傷亡慘重。圖為天心閣城墻1944年6月,日軍動用11萬余人的兵力分三路南進,直撲軍事要沖衡陽。中方第十軍1 8萬人在方先覺軍長指揮下守衛衡陽。從6月21至8月8日,在裝備不足、援軍不至、糧彈不繼的情況下,中國守城官兵僅憑粗陋野戰工事,孤軍奮戰,抗擊日軍波浪式的沖鋒圍攻,以血肉之軀阻止敵軍進攻。衡
來源:湖南人在上海
2020-09-09 15:40:19
衡陽,整個城區東西500米,南北1600米,這個大雁不再南飛的大陸地理標志,正成為飽浸戰爭的苦難之城。1944年6月22日至8月8日,中日雙方在此鏖戰47天,創下中國八年抗戰中的奇跡。血淚衡陽。當中日雙方回憶這場廝殺時,都不約而同地使用了血淚二字。1946年,也就是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次年,衡陽守軍第十軍預10師30團3營營長蔣鴻熙拖著一條從衡陽
來源:衲讀
2020-08-08 09:05:16
1944年6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重要的一個月,也是同盟國與軸心國的大決戰,諾曼底登陸,塞班島大戰直到中國戰場的豫湘桂大會戰。在這場會戰中爆發了被日本列入日本陸軍20大戰役的衡陽保衛戰。日軍為豫湘桂會戰集結了大批裝甲力量。圖為正在集結地待命的日軍坦克部隊。浙江士兵在衡陽證明了自己的勇氣唯獨中國戰場,同盟國中的中國是以弱戰
來源:不逝的抗戰軍魂
2020-08-07 16:03:03
前言一次偶然的網上閑逛,發現一篇岳陽抗戰史民間專家李宣釗寫的《抗日戰爭之常寧保衛戰》博文。李宣釗是黃保德將軍的內侄,黃保德是一員抗日虎將,也是常寧抗日保衛戰的主將。1944年8月29日,日軍從舂陵水東岸大舉入侵常寧,9月1日,常寧城三面被圍,10月1日,三萬日軍與兩萬常寧守軍生死決戰。孤城固守32天,城雖陷,血性與韌性從此根植常
來源:子建書房 文/彭國喜
2020-07-26 16:00:46
1944年9月30日,常寧城陷。 10月1日凌晨,國民革命軍第60師在師長黃保德率領下自南門突圍,歸建由副軍長李棠指揮的第37軍,在郴縣、宜章間向西警備道縣方向的日軍。自8月30日九眼泉之險失守后,因常寧城堅守未下,日軍的戰略目的是經常寧過祁陽,向西攻柳州、桂林,故分兵兩路,一路自大松柏、梅埠橋、七里坪、三角塘、東山、馬王塘出祁陽;一路自鹽湖
來源:子建書房 文/彭國喜
2020-07-26 15:24:13
疫情之下,非常時期,既然不能出門,不如一起安心宅在家里看歷史!今天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四十七天衡陽保衛戰》,這本書很薄,只有50多頁,薄的甚至不像一本書,但故事相當精彩。 1944年4月,日軍發動了旨在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的一號作戰。5月29日,蔣介石電令駐衡山的第10軍軍長方先覺,立即開赴衡陽,構筑防御工事,作固守10日至兩周的準備。6月
來源:馮杰
2020-06-19 10:02:25
1944年5月,日軍在大舉進犯豫中的同時,為打擊湘中中國守軍,貫通粵漢鐵路,由第11集團軍司令官橫山勇指揮日軍10個師約20余萬人,兵分3路,開始向湖南發起進攻。其部署是:中路,第34、第58、第68、第116師由岳陽東南沿粵漢路作主要攻擊;東路,以第3、第13師自崇陽附近,西路以第40師及第17旅自華容實施輔助進攻,另有第37、第64、第27師位于臨湘、蒲
來源:華聲在線
2019-08-14 14:06:53
腥風血雨四次“長沙大會戰”,前三次重創日軍,后一場為何被迫撤退
長沙會戰發生在抗日戰爭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史稱為長沙會戰,或稱長沙保衛戰。1938年至1944年,腥風血雨的四次長沙大會戰,是八年全國抗戰中中日雙方出動兵力最多(日軍66萬人次,中國軍隊100余萬人次)、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大會戰。這場震驚世界的會戰前三次以中國軍隊...
來源:百度知道百家號
2018-08-27 16:21:11
長衡會戰又叫湖南會戰,是1944年5月底到9月初,歷經3個多月。是一號作戰中交戰時間最長、中國軍隊抵抗最為頑強的一次戰役。長衡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長衡會戰第二部分 這是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1944年,日軍發起了一場縱貫中國南北,代號為一號作戰的大規模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日軍總計動員兵力約51萬,其參戰兵力之...
來源:360圖書館
2018-08-17 09:03:39
1944年,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節節敗退,美軍繼1942年在中途島得手后,1943年更是在瓜島打的日軍傷亡慘重,再也無法主動發動進攻,所以1944年的太平洋戰場的態勢完全是一邊倒的,美軍牢牢掌握著戰爭主動權,所以在中國戰場上需要獲得一次勝利來振奮士氣,當然,更為重要的是,援救在深陷在南洋的孤軍。此時日本本土與南洋日軍的海上聯系已經全部被美軍封鎖...
來源:360圖書館
2018-08-17 08:59:19
1944年,在中國的湖南衡陽發生過中國軍隊和侵華日軍之間震驚世界的一戰,這是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0軍在湖南衡陽以孤立無援的病憊之師抗擊數倍于己的日軍,血戰整整47天,這一仗的影響,甚至震動了日本朝野,東條英機內閣為之下臺。縱觀整個中國抗日史,這一仗持續之彌久、戰斗之慘烈、影響之深遠,...
來源:360圖書館
2018-08-17 08:51:18
長沙陷落;1944年5月25日。派遣軍總司令官田俊六大將和第5航空軍司令官山下琢磨中將,以及參謀人員飛抵武漢,分別將總軍和航空軍戰斗指揮所推進到漢口,以便就近指揮打通大陸走廊第二階段作戰──長沙、衡陽會戰。在這之前,第11軍司令官橫山勇中將已將主力悄悄地集結到長江沿岸;日本國內的第47師團和新征招的十萬補充兵及戰馬四萬匹,已順利運達武漢,補充...
來源:360圖書館
2018-08-17 08:48:57
1944年,為應對太平洋戰場不利的局勢,侵華日軍發起一號作戰,目的是打通大陸交通線,維持戰爭的繼續進行。從4月17日開始的第一階段作戰,戰略目標是打通平漢線南段,結果是國民黨軍消極防守,被日軍奪去數十座城池,尤其是河南湯恩伯部大敗,被國人痛罵。5月25日,日本駐華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大將和第五航空軍司令官山下中將,分別將自己指揮所推進到武漢...
來源:錢慶國的博客
2018-05-19 17:24:45
一八月八日上午十一時許,敵人全線停止進攻,并微向后撤。霎時間,槍炮之聲全無,先后成了兩個世界。衡陽內外,寂靜得如一座死城……親歷了衡陽保衛戰的葛先才將軍如是回憶,葛先才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軍預十師師長,到槍炮聲停下來的這一刻,第十軍已堅守衡陽城47天了,這是中國抗戰期間歷時最長的城市爭奪戰。衡陽保衛戰的另一個非凡之處在于:這是日本戰...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作者:關山遠
2018-05-19 16:29:46
衡陽保衛戰是震驚世界的一場戰役,當時國軍第十軍與日軍侵華主力,展開了四十多個日夜激戰,這也是我國抗日戰爭后期最大的一次戰役,抗戰八年當中傷亡士兵最多的一次城池爭奪戰。在這幾十年后的今天,人們對衡陽保衛戰的評價是怎樣的呢?提到對衡陽保衛戰的評價,人們首先會想到第十軍軍長方先覺,這位師長驍勇善戰,參加過許多場對日戰爭,之前第十軍鎮守...
來源: 武林網
2018-05-19 16:22:50
一、如何正確評價第10軍軍長方先覺談到抗日衡陽保衛戰這段歷史,就不能不說第10軍軍長方先覺,這也是引起眾多爭議的關鍵問題:方先覺,字子珊,原籍江蘇蕭縣人,出生于1904年,黃埔3期畢業。他身材高大魁梧,驍勇善戰。蘆溝橋事變發生時,擔任副團長,曾參加古北口戰役負傷。傷愈后,升任團長。1937年11月第10軍成立,33歲的方先覺升任為預備第10師師長,...
來源:衡陽圖書館,作者:丁民
2018-05-18 19:19:10
6月28日,拂曉,第68,116師團分頭向衡陽進攻,不料重慶軍的防御異常堅固。攻擊未能成功。68師團在黃茶嶺附近的司令部被重慶軍迫擊炮集中。68師團師團長佐久間中將,參謀長原田大佐,參謀松蒲少佐等多人負傷。6月29日,第68師團第116大隊在拂曉再次進攻,但是鐵路線旁的重慶軍抵抗極為頑強。直接協同的獨立山炮第5聯隊彈藥漸漸不足,不得不限制射擊,進攻失...
來源:鐵血網
2018-05-18 19:14:37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戰爭紀念網.com 主辦單位: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劉慶為
電話: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換成@)
湘公網安備43010402000821號 ICP備案號:湘ICP備18022032號 長沙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