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北魏時稱下口,北齊稱夏口,金代始稱南口,位于北京市昌平區,自古為軍事重鎮,今屬昌平所轄20個鎮街之一。1937年8月,以南口、居庸關、龍虎臺等地為主要陣線,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者打響了震驚中外一場大戰,史稱南口戰役。1937年8月12日,上海《申報》有關南口戰役的報道。南口戰役是七七事變后,中日在華北戰場上的首次正面作戰。中日雙方
來源:燕平故事
2020-09-14 11:39:46
莽蒼太行的盡頭,是燕山山脈的起處,兩山相挽結處那片高高低低、層層疊疊的支脈,名叫軍都山,軍都山中有一條長約四十華里、風景優美的峽谷,它就是太行八陘之一的軍都陘,當地人謂之關溝。萬里長城奔來眼底,在關溝內矗立起一座關樓,這關樓就是被人稱為天下第一雄關的居庸關,由于居庸關扼守著北京通往山西、內蒙古等西北腹地的交通要道,所以自
來源:昌平記憶
2020-09-12 15:48:22
1937年8月8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后一個月,日軍重兵撲向昌平北部南口重鎮,欲從此地打通平綏線鐵路,進而占領山西,控制整個華北。6萬余中國軍隊集結在南口及長城一線,與7萬日寇展開鏖戰。這就是與同時期淞滬會戰齊名的南口戰役。18天浴血奮戰后,中國軍隊最終以傷亡3 3萬人的代價,殲敵1 5萬人,阻滯了日軍西進南下的計劃,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3個
來源:北京昌平
2020-09-12 15:44:32
日軍開始進攻以閱兵式的所謂花架子式,以大隊(營)為單位,整營的列隊沖鋒,結果因為人數較多,目標較大,在13軍守軍火力下傷亡累累,吃了大虧。尤其走在前面的日軍排長,連長這類軍官傷亡非常大。日本官兵也不是笨蛋,在被當了幾天活靶子以后,自發的開始疏散進攻隊形,不再這樣玩命。之后日軍開始以中隊(連)為單位沖鋒,這么目標小了很多,但
來源:薩沙
2018-12-21 09:48:50
由于29軍大將,察哈爾省主席兼任68軍軍長劉汝明的人為拖延,導致中央軍湯恩伯13軍未能及時進駐南口防御陣地,失去了戰機,使得南口一線防御變得極為艱難。南口地處河北省和察哈爾省交界處,根據戰區的劃分來說,河北省屬于第1戰區,察哈爾省屬于第2戰區,而第1戰區的指揮官是蔣介石(后來是程潛),第2戰區的指揮官是閻錫山,到底誰來負總責,這也是
來源:薩沙
2018-12-21 09:41:54
1942年夏,第85軍副軍長兼第4師師長石覺(黃埔軍校第3期畢業,后任國軍第9兵團司令、聯合勤務總司令,陸軍二級上將)升任第13軍軍長,第4師即由第85軍編回第13軍。第4師最初就隸屬于第13軍,1937年冬以第13軍之第4師、第89師編成第85軍。1938年夏第89師編回第13軍。在石覺任第13軍軍長前,第4師和第89師分別為第85軍和第13軍的核心師。這兩個師湯恩伯均任過...
來源:搜狐
2018-02-09 10:23:07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后,不到一個月,日寇即占領了我平津地區。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部判斷,日寇下一個目標應是打通京綏路,與關外東條英機察哈爾派遣軍聯成一片。如此,察哈爾、熱河、冀北、內蒙等大片國土將淪為敵手,局勢危在旦夕。7月中旬,蔣介石在南京召見第十三軍軍長湯恩伯指出:京綏路南居庸關、南口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應及早作接防準...
來源:黃埔軍校同學會網 黃埔雜志 作者:作者:衛道然 方知今
2018-01-30 16:31:54
日軍占領平津后,立即移主力進攻察南,以解除其側背之威脅。具體部署為:以獨立混成第11旅;第5師向平綏線上的南口進攻;以關東軍察哈爾
來源:中國青年網__血鑄中華
2017-08-15 15:31:04
在抗日戰爭期間,雖然日本軍隊的武器裝備精良,但我們國家的的軍隊沒有絲毫退縮,先后出現了很多的抗日名將及無名的英雄,在戰場上與日
來源:歷史八卦百家號
2017-05-20 16:31:35
羅芳珪湖南人,黃埔四期,國民革命軍十三軍八十九師五二九團的團長,南口血戰中名列第一的英雄人物,十三軍守南口最先拔寨啟行的就是羅
來源:鳳凰衛視
2017-05-20 16:25:47
羅芳珪奉命搶防南口1938年4月6日下午,臺兒莊戰役正酣,中國軍隊的一名團長不幸被日軍炮彈擊中,壯烈殉國。面對那血肉模糊、慘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7-05-20 16:17:23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在對日作戰中先后涌現出四大名團。這就是1937年7月在盧溝橋英勇抗擊日本軍隊的吉星文團,8月搶防南口的羅芳珪團
來源:五福網
2017-05-20 15:56:11
南口防守決死戰,臺莊大捷成壯烈-中國四大名團之一羅芳珪羅芳珪(1907—1938),湖南省衡東縣人,黃埔軍校四期畢業,1934年擢升五二九團
來源:搜狐公眾平臺
2017-05-20 15:42:46
南口,位于北京西北燕山余脈與太行山的交會處,是居庸關南側的重要關口,故名南口。山上僅有羊腸小道穿行,是名副其實的一夫當關,萬夫
來源:燕趙晚報
2017-05-20 15:30:22
髽鬏山,海拔1524米,位于今北京門頭溝區雁翅鎮青白口村與大臺地區千軍臺村之間,與清水尖、百花山同在一道大梁上,因主峰有兩個狀似古
來源:人民政協報,作者:安全山
2017-05-20 15:24:14
曾憲邦,1902年出生于桃江浮邱山,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步科。1926年畢業后,他參加北伐戰爭,在閩贛等地作戰,初露頭角,晉連長;
來源:紅網
2017-05-20 15:17:15
戰役位置:髽鬏山,海拔1524米,位于今北京門頭溝區雁翅鎮青白口與大臺地區千軍臺村之間,與清水尖、百花山同在一道大梁上,因主峰
來源:唐潮的微博
2017-05-20 15:07:26
恩伯橫刀南口守,俊如馳援髫髻阻。當年鏖戰西山岳,數萬國魂無人念。關于這場戰役,收錄于《門頭溝文史》第二輯的、由
來源:著名裁判的微博
2017-05-20 14:58:16
六月初徒步京西古道大寒嶺到玉皇頂一段時,看到福隆古橋上有一伙工人在樹立漢白玉石碑,看上面銘刻著髽鬏山戰役紀念碑幾個大字。從來沒
來源:樂游網
2017-05-20 14:48:15
一、戰役背景髽鬏山,是北京門頭溝區的一座山,海拔1524米,據說因山峰類似于少女的髽髻而得名。髽鬏山戰役,是1937年8月,衛立煌
來源:京西白三奶奶的博客
2017-05-20 14:36:59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戰爭紀念網.com 主辦單位: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劉慶為
電話: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換成@)
湘公網安備43010402000821號 ICP備案號:湘ICP備18022032號 長沙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