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爆發的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全民族抗戰由此開始,中華兒女經過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取得了最終勝利。值此全民族抗戰爆發85周年之際,新華社記者采訪拍攝了數十位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戰士,向老戰士致敬,向偉大的抗戰精神致敬。 王國華,廣東東莞人,1926年生,1943年在東莞大嶺山參加對日游擊戰,1944年加入東
來源:新華社 作者:劉大偉
2022-07-15 10:59:44
龐慶福,男,漢族,中共黨員,1928年12月出生,廣東湛江人, 1945年6月,龐慶福參加了南路人民抗日游擊隊,后轉入解放軍。建國后,于1956年到地質部門工作,1977年到南海地質調查指揮部任行政科副科長,1986年離休。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10-15 14:44:28
王錦(1923-2008)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鎮人,中共黨員。1940年10月參加東江縱隊。歷任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戰士、班長、小隊長,海上隊副隊長、護航大隊中隊長。王錦作戰勇敢,戰功卓著。1944年8月至1945年8月一年時間,王錦中隊繳獲敵船8條、炸毀敵船4條、繳獲敵走私船4條、俘敵63人、斃敵65人、繳獲輕機槍3挺、沖鋒槍4支、步槍36支,手槍4支、電臺一部、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10-12 15:23:47
孔邁,原名東平,號祥哲,祖籍廣東普寧,1919年出生在印尼蘇門答臘。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翌年6月,19歲的孔東平懷著報效祖國的壯志豪情,回國投身抗日救亡。途經香港時,為了表示自己獻身祖國的決心和與父母不辭而別的歉疚,他在自己一張黑白相片背面寫上媽媽,把我獻給祖國吧,托人把相片轉交給尚在印尼的父母,從此與父母一別遂成永訣。途中屢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10-12 10:48:37
沈許(1925-2015 )廣東惠陽人。1944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194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3月,調入坦克隊學習,認真鉆研坦克操作技術,成為優秀坦克射手。1948年9月,沈許隨著年輕的坦克部隊參加攻打濟南的戰役。在濟南戰役外圍戰斗中,當他所乘的第102號坦克的潛望鏡被煙霧彌障時,他勇敢地站起來,冒著國民黨軍密集的火力,打開炮塔門,用肉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10-08 14:09:50
鄧和,1917年生,佛山山水人,香港出生,香港長大。鄧和從小是靠母親當傭人帶大的。鄧和在香港讀了3年小學,兩年半英文學校,深知母親掙錢不容易。1931年14歲的鄧和就開始外出打工貼補家用了。1937年被貿易公司派到上海,鄧和在上海深受抗日學生運動的感召,返回三水參加了進步團體抗日后援會,1938年三水淪陷,老宅日本人燒掉了,他退回香港,成為中華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10-08 09:25:38
江濤,廣東省東莞人,貧農出身。曾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六八六團某營教導員,1942年址坊區區委書記李農身染重病,不能堅持工作,須到后防醫院治療。上級黨委根據江濤在址坊區的突出表現,經與教二旅協商,將江濤率領的工作隊一行人留在了址坊,江濤被任命為區委書記,其他人也各有所任。江濤由臨時工轉成了固定工。江濤時年二十四五歲,中等個子,身材單薄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09-29 09:40:03
梁松方,1913年12月出生,廣東中山人。1932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主修機械工程學院汽車制造專業。畢業后,被國民政府中央工業實驗所錄用,從事編撰中國工業年鑒的有關工作,并在1937年參與用棉籽油代替發動機燃油的戰略資源項目的科學研究。七七事變后,為抗日救國,梁松方同志于1938年1月毅然奔赴延安參加革命,并于同年4月18日加入中國共產黨。自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09-26 09:06:52
姓名:張其宇年齡:1929年2月原籍:廣東梅州現居住地: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原所屬部隊:1943年5月考取通訊兵1943年分配53軍130師司令部參加戰役:參加騰沖戰斗家庭狀況:生活穩定。張其宇—張老是陳晉堪老兵介紹我們聯系的戰友,一見面,我就覺得他很年輕,我才83歲,是最年輕的遠征軍了,出生于1929年2月,1943年5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09-06 19:43:41
姓名:李載淵性別:男籍貫:廣東興寧出生年月:1922年4月原屬部隊及軍銜軍職:65軍軍部軍需處中校主任現住址:廣東省興寧縣新陂鎮故事經歷:李載淵小時候原在李圍村,被賣到現居的解放圍。1941年他在興寧一中畢業之后考入黃埔軍校第17期(重慶中央軍校),就讀財務經理科。43年畢業后授中尉軍銜,進入粵軍第65軍,在軍部當會計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09-06 19:38:20
姓名:劉湘年齡:1922出生原籍:廣東梅州徑心鎮現居住地:廣東梅州興寧市福興鎮矮崗新村染一廠家屬宿舍103原所屬部隊:1942年應征通訊兵,1942年至1947年12月參加中國遠征軍第53軍116師347團參加戰役:參加騰沖戰斗家庭狀況:生活穩定1942年高小畢業后主動報名應征通訊兵,當時在興梅地區招了300多名通訊兵(和陳晉堪同批)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09-06 19:35:30
姓名:徐隆淼性別:男出生年月:1920年10月籍貫:廣東梅州現居地:廣東蕉嶺縣城碧水西街軍校經歷:黃埔軍校四分校17期步科原屬部隊番號及軍銜職務:第5軍,后至陸軍總部第2處從軍經歷:1920年10月出生(黃埔會員證寫1919年7月),廣東蕉嶺縣城碧水西街人,7歲隨母移居泰國,16歲回到家鄉接受中學教育。1940年往興寧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09-06 18:37:06
姓名:蔡春林出生年月:1923年現居住地:廣東省電白縣嶺門鎮山河村委會牛角坑村所屬部隊番號及軍銜職務:64軍155師第2營第4連士兵從軍經歷:1943年,老人20歲,國民政府通過三丁抽一的征兵方式入伍參軍,入伍后,到遂溪,馬頭嶺,金川等地訓練和抗日,抗戰勝利后在中山接收日軍繳交的物資,管理日軍俘虜。抗戰勝利后到過上海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09-06 18:27:58
姓名:蘇明出生日期:1925年現住址: 高州市根子鎮立石村分菜隊所屬部隊:廣東省保安三團199連從軍經歷:蘇明在民國30年的時候被拉壯丁拉入廣東保安三團,先后在廣東從化、五華、清遠、樟木頭等地抗擊日軍,團長王日新。抗戰時主要使用65槍,79槍,當時日本人穿皮靴,他們穿布鞋,保安團的衣服也比正規軍的要差得多。日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09-06 18:21:10
姓名:黃德祥性別:男籍貫:廣東五華出生年月:軍校學歷:黃埔十七期、永州陸軍工兵學校。原屬部隊軍銜軍職:獨立工兵第七團上尉連副現住址:廣東省五華梅林鎮聯絡方式:故事經歷:1939年老人報考位于永州(零陵)的陸軍工兵學校(1939年更名軍政部兵工學校)。老人清晰記得教育長為林伯森中將,蕉嶺老鄉。1941年畢業后入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09-06 18:01:08
姓名:王俠出生日期:1926年1月原籍:河南泰康縣現居住地:東莞市石龍鎮原屬部隊番號及軍銜職務:新一軍教導總隊(1943年3月-1947年4月)從軍經歷:1937年因為黃河炸堤原因,王俠1938年逃到河南南陽戰區,在當地讀書,城中有一間官兵學校,之后在1943年3月集中,參加中華民國青年遠征軍,先走路到湖北宜昌,再坐船重慶,編入遠征軍教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09-06 17:57:09
姓名:黃雄出生日期:1921年現居住地:廣東省電白縣嶺門鎮原屬部隊番號及軍銜職務:粵系159師士兵從軍經歷:1938年11月10日,黃老的大哥被抽到要去從軍抗日,當時黃老大哥已經結婚有妻兒,家里的生活和照顧父母的責任全部由他大哥負責,因此當時17歲的黃老決定頂替大哥從軍入伍,鄉長黃德尊將他送往下垌,再轉至四會城,編入159師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09-06 17:51:24
姓名:杜鶴鳴出生日期:1924年籍貫:廣東省信宜市現居住地:廣東省信宜市東鎮鎮所屬部隊番號及軍銜職務:62軍151師師部炮兵從軍經歷:杜鶴鳴于1943年被抓兵入伍,編入62軍158師,搭船去臺灣,后重組成151師,時任62軍151師師部炮兵,軍長:林偉儔,師長:張森(諧音),曾在新興縣附近與日軍作戰。后到秦皇島,在天津市打內戰打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09-06 17:49:29
姓名:陸汝秀出生日期:1925年1月16日原籍:廣東省信宜市現居住地:信宜市大成鎮原屬部隊番號及軍銜職務:62軍157師469團通信排從軍經歷:1942年陸汝秀被抓壯丁入伍,經過西寧、羅定到南江口去梧州。當時在軍中負責鋪設電線等工作,除了撤退時要收拾電線等物資落在軍隊后方比較危險,一般情況下都不用上戰場。曾經在廣西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09-06 17:42:19
姓名:甘耀才出生日期:1924年現住址:廣東省信宜市鎮隆鎮原屬部隊番號及軍銜職務:62軍從軍經歷:1945年1月,甘耀才21歲時被抓壯丁,在信宜池洞祠堂關了幾個月,后加入國軍62軍,4月步行到廣西南寧,日夜行軍,當時用竹筒裝水,長官還讓他們用籮筐裝鹽谷,抬到廣西販賣。5月在南寧和日軍對戰了一個星期,用日軍撤退到越南河內,途中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9-09-06 17:38:35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戰爭紀念網.com 主辦單位: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劉慶為
電話: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換成@)
湘公網安備43010402000821號 ICP備案號:湘ICP備18022032號 長沙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