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他們的事跡寫進了教科書,被人們廣泛傳唱與贊頌。鮮為人知的是,在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老帽山上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六位抗日勇士,像五壯士一樣,寧可犧牲也絕不屈服于日軍。他們就是——老帽山六壯士。老帽山六壯士在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房山區檔案館的《走進房山》展廳中,展示著老帽山六壯士的英勇事 ...
來源:京華丹心
2020-08-05 14:07:02
1983年,門頭溝區田莊村一位抗戰時期的偽鄉長被追認為革命烈士。這件事在當地引起不小的轟動。逝去40多年后家屬和鄉親們才知曉其真實身份,他就是崔顯堂。行俠仗義保家衛國崔顯堂自幼拜名師習武,為人豪爽,愛打抱不平,常有行俠仗義之舉,深受鄉親們敬重。1938年秋的一天,崔顯堂得知八路軍的一支隊伍剛剛開到妙峰山。他與崔景春等人立即
來源:國學大師
2020-07-06 14:53:40
溫克明出生在延慶柳溝村一個貧寒之家。父母早逝,他靠吃百家飯長大。因生活所迫,曾替人參軍,十余年走南闖北。1926年8月,年逾不惑的溫克明返鄉務農。1933年,長城抗戰失敗,包括延慶在內的冀東大部分地區被劃為非武裝區,不許中國軍隊駐防,致使日偽、土匪橫行。在這種形勢下,為了自保,周邊幾個村聯合成立了聯莊會,因平日威信高,溫克明成為
來源:北京日報
2020-01-13 14:15:43
吉林省輝南縣金川鎮烈士陵園內,一座臥式大理石烈士墓格外顯眼,上面書寫著曹亞范烈士墓六個大字。這位從教書先生成長起來的抗日英雄就長眠于此。曹亞范,1911年出生于北京的一戶貧寒人家,13歲時被送進香山慈幼院。1924年,中國共產黨在慈幼院建立地下組織,播下革命火種。因此,曹亞范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啟蒙教育和革命思想。后被北京的黨組織派
來源:民族魂
2019-03-23 14:08:06
金崇印(1890—1941),字醒吾,1890年出生于北京通州,早年投身軍界。1918年在陸軍第九師任連長。1926年于中校團副任內,參加北伐戰爭,后積功升任參謀處長等職。抗戰后任17軍參謀長,1941年5月中條山會戰中不幸被俘,7月被日軍殺害。人物履歷抗日戰爭爆發后,金崇印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少將參謀長,協助軍長高桂滋運籌決策,指揮作戰。1937年8月,...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8-06-09 10:15:07
晉耀臣,1916年6月生于北京市房山縣蒲洼鄉蒲洼村一個比較富裕的人家。10歲開始在本村念私塾,由于社會的動蕩,生活越來越不景氣,只讀了5年書就輟學。后在家務農,趕牲口、種地,幫助家里人干活。在這期間,他常常接觸周圍的貧苦農民,在勞動中增進了與窮苦人的感情,并時常拿出自家的錢糧接濟有困難的人,成了農民們的知心兄弟。相反他對豪紳惡霸則非常厭...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8-06-08 09:04:07
王艾武,1921年生于北京市平谷縣樂政務鄉井兒峪村。家境貧寒,為了生活,10歲時就給地主放豬、放羊。1937年七七事變后,家鄉淪陷。王艾武同所有窮苦農民一樣,不甘心當亡國奴,盼望翻身解放,能過上好日子。1938年6月,宋時輪、鄧華率領八路軍第四縱隊到冀東開辟抗日根據地。八路軍進到平谷縣后,井兒峪村也第一次駐上了八路軍。八路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
來源:中華英烈網
2018-05-26 17:22:14
曹亞范,東北抗日聯軍高級指揮員。又名曹青山。1911年出生于北平。1931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九一八事變后,到延吉、汪清等地從事抗日活動。1933年11月任中共和龍縣委書記,后任中共東滿特委秘書長。1935年5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第二團政委。翌年3月任東北抗聯第二軍第三師政委。1938年8月任東北抗聯第一路軍第一方面軍指揮。曾被選為中共南滿省委委員...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8-05-23 08:44:22
白羊城村。1937年7月22日,湯萬寧等人在此組織人民武裝抗日隊伍。湯萬寧(1882-1956)北京昌平縣流村鎮白羊城村人。國民抗日軍發起者之一。曾任白羊城村保衛團團總、國民抗日軍高參、八路軍
來源:鳳凰網
2015-08-11 11:34:16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戰爭紀念網.com 主辦單位: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劉慶為
電話: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換成@)
湘公網安備43010402000821號 ICP備案號:湘ICP備18022032號 長沙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