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犧牲了200多位崇明籍烈士。他們是崇明人民的優秀兒女,他們為了推翻三座大山,為了反抗侵略、抵御外敵,爭取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犧牲的英烈中,有的在敵人的屠刀和槍口下慷慨就義,有的在敵人的酷刑折磨下壯烈獻身,有的在艱難困苦的斗爭中積勞致死,有的在炮火紛飛的戰斗中血灑疆場。宋安家烈士就是
來源:崇明檔案
2020-06-08 16:48:44
在上海市崇明區新河鎮衛東村,精致而溫馨的民宿點綴于農林間,營造出一片詩情畫意。這里是革命新文藝開拓者黃天的家鄉,如今已是崇明區生態文明村、上海市市級文明村。黃天,原名黃廷權,曾用名黃庭材,1908年生,江蘇崇明(今上海市崇明區)人。1931年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外文系,酷愛戲劇,在校期間曾參加過中外名劇的排演。1935年在杭州組建三五劇
來源:人民網
2019-12-13 15:44:39
競武!你死了,倘若你預知死后八天,上海六百萬市民便得解放,全中國四萬萬七千萬人民將先后得到解放,競武!你雖死得慘,也可以安心了。這是黃炎培先生寫給兒子紀念文章中的一段話,黃競武是他的次子,以民盟、民建雙重身份,積極參與反內戰、求民主的愛國進步運動。黃競武原名黃敬武,1903年出生,上海市川沙縣人。在哈佛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后,
來源:人民網
2019-11-25 14:39:49
82年前,慷慨激昂、震撼人心的《大刀進行曲》在抗日烽火中誕生,它的詞曲作者就是麥新。麥新,原名孫培元,曾用名孫默心、鐵克,1914年12月出生于上海,1929年考入上海美商開辦的美亞保險公司當練習生,后轉為職員。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開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麥新愛好音樂,積極參加上海抗日救亡團體民眾歌詠會的演唱活動和進步音樂組織。
來源:人民網
2019-11-23 16:35:30
朱剛,(1917~1942年)又名正才,原名劉惠林,今泰日鄉資福村五隊人。1942年10月4日,在新場獄中,被敵人用棉絮活活塞死。今頭橋鄉和平村建有抗日戰士朱剛之墓。早年父母雙亡,家境清貧,僅在梁典小學念書4年。業余愛好絲竹樂器。1935年,入贅于今頭橋鄉和平村朱家。平時以務農為主,也曾開過小煙紙店,以維持生計。1940年3月,參加偽地方守望隊。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綜合
2018-10-30 15:20:29
周振庭(1904-1944),南匯縣(現上海市南匯區)鹽倉人。小學畢業后,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務農,1925年,為尋求出路,周振庭背井離鄉投奔國民革命軍,后因不滿國民黨軍隊腐敗,托病退伍。1937年底,上海被日軍占領,周振庭痛恨日軍,又毅然參軍。1938年初,他加入了"忠義救國軍"陳王武的隊伍,負責教育訓練任務,不久和中共浦東工委及其領導的南匯縣保衛團第...
來源: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
2018-09-15 10:02:07
姜文光(1909-1941),又名姜耀,南匯縣(現上海市南匯區)泥城人。7歲入學,1922年考進松江中學,1924年考進廈門的集美中學。1927年姜文光受進步書籍的影響,在校帶頭鬧學潮,被國民黨當局拘留,并開除出校。回滬后,當年就考進上海立達學院。由于費用昂貴,只讀了2年,于1929年回鄉,到泥城小學任教。同年,由吳仲超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參加南匯縣委負責...
來源: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
2018-09-15 09:40:32
林達,上海南匯人,中共黨員。1933年從新陸師范學校畢業后入江南造船所任職員。1937年八一三事變后辭職回鄉,聯絡同窗好友共議抗日保家鄉。侵華日軍金山衛登陸途經其家鄉時大肆燒殺,他的親戚被殺,他自己與2個弟弟也中彈受傷,國恨家仇,更堅定他的抗日決心。1938年,他和連柏生等在中國共產黨江蘇省委浦東工委領導下組建了南匯縣保衛團第四中隊,任特務...
來源: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
2018-09-15 09:37:43
徐克強,中國共產黨黨員。在蘇中地區反抗日偽的清鄉運動中壯烈犧牲。簡介徐克強(1908~1942),乳名開甲,學名世祥,上海寶山縣殷行鄉南徐家灣人,一九二七年春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任共青團吳淞區委委員。后兩度入獄,八·一三事變后獲釋,經組織審查轉入共產黨,并進入第一國際難民收容所工作,任支部組織委員、支部書記。一九三九年十月赴蘇南敵后,先后...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8-06-14 08:54:30
王根英(1907-1939),原名庶心,上海人,八路軍第129師供給部財經干部學校政治指導員。1925年在五卅運動中加入中國共產黨。黨的五大后,王根英與陳賡在上海負責中央特科的情報工作。在秘密戰線上,王根英全力協助陳賡的工作,為黨中央提供了許多重要情報,營救了大批被捕同志。1939年3月8日,學校駐地遭日軍突襲。突圍時,王根英發覺一個裝有黨內文件和公款...
來源:抗日戰爭紀念網
2018-05-21 14:27:55
周濟凡(1923—1944)一更初思周濟凡,除奸殺敵真勇敢,領導我們反清鄉,人人夸他英雄漢。……田更又思周濟凡,捕后仍是英雄漢,任憑日偽怎摧殘,守口如瓶自赴難。……這首歌謠當年曾在南通縣余西區廣為流傳,它真摯地道出了當地人民對自己的區委書記周濟凡烈士的贊頌和懷念之情。周濟凡,江蘇省崇明縣(今屬上海市)人,一九二三年十二月生。初中畢業那年,正...
來源:南通地情網 《江海英烈》 作者:中共南通市委黨史工作委員會
2018-04-08 15:44:49
瞿 犢(1913——1939)瞿犢,字墨犀,一九一三年四月生于祟明園樂港一個地主家庭。他長得虎頭虎腦,憨厚敦實,活象一頭小牛犢。幼年的瞿犢聰明好學,對燦爛的中國古典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時有練筆。瞿犢小學時的語文老師,是一位進步人士。在這位老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他開始憎恨自己的地主階級家庭,對人世間的不平產生了強烈的憤慨。在一篇《隨感》...
來源:南通地情網 《江海英烈》 作者:中共南通市委黨史工作委員會
2018-04-08 15:37:05
朱少屏(1890-1942)上海人。早年赴日本留學并參加同盟會。1912年,應孫中山先生邀請赴南京襄組總統府任秘書。1916年,任環球學會總干事
來源:現代快報
2017-11-01 09:54:18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戰爭紀念網.com 主辦單位: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劉慶為
電話: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換成@)
湘公網安備43010402000821號 ICP備案號:湘ICP備18022032號 長沙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